跳至主要内容

06.內盤外盤

內盤與外盤重點整理

內盤和外盤的定義

  • 內盤:內盤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量,即買方以賣方報價成交。這反映了賣方的力量。
  • 外盤:外盤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量,即賣方以買方報價成交。這反映了買方的力量。

判斷市場趨勢

  • 外盤大於內盤 時,通常代表買盤強勁,市場有 上漲 的可能。
  • 內盤大於外盤 時,通常代表賣盤壓力較大,市場有 下跌 的風險。

分析內外盤比率

  • 內外盤比率可以幫助投資者判斷市場的買賣力量。
  • 高外盤比率表示買方力量強,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 高內盤比率表示賣方力量強,可能導致價格下跌。

1. 應用範例

  • 若某股票外盤大於內盤且價格上升,則此趨勢可能持續。
  • 若某股票內盤大於外盤且價格下跌,則此趨勢可能持續。

投資策略建議

  • 投資者應綜合考慮內盤和外盤數據,配合其他技術分析工具進行判斷,以提高交易決策的準確性。

通過瞭解內盤與外盤的概念和應用,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場動向,制定更有效的投資策略。


以下為轉載內容:如果你想進一步閱讀完整內容,請訪問 這裡

什麼是「內盤外盤」?五檔報價怎麼看?在使用時須要注意什麼?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8-15

對於剛進入股票市場的新手而言,看盤軟體上股票的報價、內盤、外盤、委買、委賣、內外盤比…等也許有些陌生。

本篇將和你分享五檔報價怎麼看?內盤外盤是什麼?股價如何產生變動?股票升降單位、內外盤比是什麼?誰適合使用這項資訊?以及使用時要注意什麼?

目錄

五檔報價怎麼看?

要瞭解什麼是內盤與外盤之前,首先,必須先知道何謂「五檔報價」?

所謂五檔報價指的是距離當前成交價買賣雙方最近的5檔價格及其尚未成交的委託單數量。

在看盤軟體上會顯示許多掛著等待成交的買賣價位,每一個價位都稱為是一檔(Tick)。

而所謂五檔報價指的是最靠近當前成交價的5檔委託買單及委託賣單,合計共10檔。除了顯示5檔的價格之外,也會顯示各檔價格當下的委託數量資訊。

五檔報價|800

  • 委買張數(粉紅): 委託買進的掛單數量。
  • 委賣張數(粉紅): 委託賣出的掛單數量。
  • 委買價格(橘): 買方委託買進的掛單價格。
  • 委賣價格(橘): 賣方委託賣出的掛單價格。

至於內盤、外盤、內外盤比後面會依序介紹。

什麼是內盤外盤?

盤中股票價格不斷變動,買賣雙方都有各自想要的價格,對買方來說,希望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股票,因此掛的買價較低;相對的,對賣方來說,則希望能賣的貴一些,因此就會將賣價掛的較高。

而當股票成交在委買價格時,那麼賣出的成交張數就會記錄在「內盤」,代表賣方急於出售手中的股票,願意以低價賣出股票。在看盤軟體上「內盤」通常以綠色表示。

相反的,當股票成交在委賣價格時,那麼買進的成交張數就會記錄在「外盤」,這意味著買方急著買進股票,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買進。在看盤軟體上「外盤」通常以紅色表示。

因此藉由內外盤資訊可以幫助投資人判斷市場的多空方向:

  • 內盤>外盤: 代表願意降價求售的人較多,股價下跌的機率較高。
  • 外盤>內盤: 代表願意追價買進的人較多,股價上漲的機率較高。

股價如何產生變動?

瞭解5檔報價及內盤外盤之後,那麼,是什麼原因會導致盤中的股價不斷在變動呢?

我們已經知道若股票成交在「外盤」顯示出買方較為積極,願意出高價搶購。而股票成交在「內盤」顯示出賣方較為積極,願意降價求售。

接下來,我將更詳細帶你瞭解,在盤中會什麼股價會產生跳動,並列出以下兩種情境跟你說明。

情境1、追價買股,股價上漲

假設A股票最新的成交價顯示20.45元,這時B先生想買進5張A股票但又不想掛單等待,那麼他最低應該掛多少價格買進就能立刻成交呢?

從5檔報價來看,委買20.45元的部分有5張等著排隊交易,而委賣20.50元有10張委託單等著賣出,因此如果B先生想要立刻買到股票,他就可以掛20.5元的價格便能直接成交5張A股票。

這時A股票的價格就會從20.45上漲至20.5元,委賣數量由於已經成交5張(被B先生買走),因此在沒有其他人掛20.5元賣單的情況下,20.5元委賣張數就會剩餘5張,而B先生這筆成交量就會算在「外盤」成交。

委買、委賣5檔價格變化|800

情境2、急售股票,股價下跌

同樣假設A股票最新的成交價顯示20.45元,這時C小姐賣股票但又不想掛單等待,那麼她最低應該掛多少價格賣出就能立刻成交呢?

從5檔報價來看,委買20.45元的部分有5張等著排隊交易,而委賣20.50元有10張委託單等著賣出,因此如果C小姐想要立刻賣出股票,她就可以掛20.45元的價格便能直接成交賣出股票。

若C小姐於20.45元的價位賣出5張A股票,這時A股票的股價同樣會維持在20.45元,但此時20.45已經沒有人掛買單,在沒有其他人掛20.45委託買進的情況下,最新的委託買進價格就會變成20.40元。

委買、委賣5檔價格變化|800

接著,假設C小姐又急著想賣出7張A股票,這時由於20.45元已經沒有委買的掛單了,因此若她想立刻成交,就必須掛20.40元賣出7張A股票。

這時A股票的股價就會因此從20.45元下跌至20.40元,在沒有其他人掛買單的情況下,20.4元的委買張數就會剩餘8張,而C小姐前前後後成交的這幾筆就算是「內盤」成交。

委買、委賣5檔價格變化|800

股票升降單位

根據台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規定,掛牌交易的商品依據股價高低會有不同的升降單位標準,以股票來說共分為六級。

  • 10元以下:每檔升降單位為0.01元
  • 10至50元:每檔升降單位為0.05元
  • 50至100元:每檔升降單位為0.10元
  • 100至500元:每檔升降單位為0.50元
  • 500至1000元:每檔升降單位為1.00元
  • 1000元以上:每檔升降單位為5.00元

舉例來說,一檔股票的股價為12元,往上的檔位為12.05元、12.10元、12.15元…,往下的檔位為11.95元、11.90元、11.85元…依此類推。

內外盤比是什麼?

內外盤比指的是「已經成交」在內盤(委買)或外盤(委賣)的數量佔總成交量多少比率,因此若僅是掛單尚未成交的部分不會計算在其中。

  • 內盤比=內盤成交量 ÷ 總成交量
  • 外盤比=外盤成交量 ÷ 總成交量

從內盤與外盤的比率能夠顯示出當天買賣雙方何者較為積極,進而判斷買賣的力道強弱。

若當天內盤比較高,意味著股票成交在內盤(委買)的比重較高,顯示出賣方願意以較低的價格積極賣出股票,因此當天股價下跌的機率較高。

相反的,若當天外盤比較高,意味著股票成交在外盤(委賣)的比重較高,顯示出買方願意以較高的價格積極買進股票,因此當天股價上漲的機率較高。

內盤成交比重高,股價下跌機率較大

以昇銳(3128)為例,在11月15日當天盤中,昇銳內盤成交佔總成交量68.64%,外盤成交佔總成交量31.36%,顯示出當天賣方較為積極以較低的價格出售股票,因此當天股價呈現下跌的走勢機率較高。

內盤成交比重高,股價下跌機率較大|800

外盤成交比重高,股價上漲機率較大

以台積電(2330)為例,11月15日當天市場傳出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經買進了價值超過41億美元的台積電股票

此消息一出,台股開盤後台積電便以開高跳空的方式反應,從當時盤中的內外盤比來看,內盤成交佔總成交量41.12%,外盤成交佔總成交量58.88%,顯示出外盤成交比重高。

這天聞此消息的投資人迫不及待以較高的價格搶著進場,因此當天股價上漲的機率就大幅提升。

外盤成交比重高,�股價上漲機率較大|800

如果你也是XQ全球贏家軟體的愛用者,現在只要使用我的優惠碼「1063CRC」,你就可以立即獲得XQ點數100點折抵(XQ點數1點=1元),可折抵XQ全球贏家內的加值模組費用(不包含海外即時行情模組如陸股、 港股、美股即時模組)。

所有投資人都需要參考內外盤比?

從上述不難發現內外盤比適用於判斷「當天」買賣強弱力道,因此這項資訊較適合 當沖客短線交易 的人參考使用。

因此若你是以中、長期為主要投資目標的投資人或存股族,內外盤比的資訊對你來說或許就沒有太大的幫助。

參考內外盤資訊進行交易時要注意什麼?

交易市場比的是心理戰,雖然參考內外盤資訊能夠幫助我們知道當天多空力道強弱及股價走向,不過投資人在使用上仍需要同時使用其他技術分析工具,如 量價關係均線K線型態…等綜合研判,才不會因此掉入主力設下的陷阱當中。

由於大戶可能會透過快速掛單、撤單等操作手法,藉由內盤、外盤的委託數量來製造假像使投資人做出誤判。

舉例來說,大戶可能會為了要掩飾想買進股票的行為,在外盤掛了大量的委賣單,此時投資人就容易以為股價來到此處會有巨大的賣壓,因此擔心股價後續會下跌,就趕緊將持股售出,殊不知股票就這樣流入大戶的手上,直到大戶吸收足夠的籌碼後,股價便會開始上漲。

相反的,若看到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內盤出現大量的買單,也不見得是股價止跌的訊號,這些委託大單隨時可能會撤銷,如此一來,股價就可能會繼續下跌。

快速重點整理

  • 五檔報價」顯示距離目前股價最近的5檔買賣委託價格與委託量,用來幫助投資人決定下單的價格。
  • 內盤」指的是價格成交在委買價格的成交量,顯示賣方較積極,願意以低價出售股票。
  • 外盤」指的是價格成交在委賣價格的成交量,顯示買方較積極,願意以高價買進股票。。
  • 內外盤比」顯示已經成交在內盤(委買)或外盤(委賣)的數量佔總成交量多少比率,透露出當天買賣力道強弱表現,進而影響後續股價走勢。
  •  內外盤比資訊適合當沖或短線交易人參考使用。